金剛石鋸片的設計原理,金剛石鋸片中的金剛石配置極為重要,它不僅直接關系到刀頭的成本,對切削性能有極大的影響。
國內外制造技術的差別主要表面在金剛石的選配上。
國外一般是低濃度(20~30%)、大顆粒(-20目)、高強度(大于300N)以保證切削效率和質量。國內由于金剛石合成技術的限制,金剛石選配差異較大。鋸片性能的差別也主要在于此。
國內一般選用高濃度(大于35%)、中低強度(80~160N)和寬粒度范圍(30/35~70/80),以損失部分切削效率和質量來滿足對工具壽命的要求國內大多數廠家之所以選擇混合強度的粒度金剛石,除受金剛石來源限制外,一般認為這樣做容易獲得合適的綜合性能和成本,提高刀頭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
金剛石主要根據不同的加工對象,從相互關聯的三個方面:強度、粒度和濃度來選配。
金剛石鋸片結合劑在牢固把持金剛石充分發揮效能的前提下,還要與金剛石同步磨損以形成新的切削刃。金剛石、結合劑、加工對象三者之間協調,這是金剛石鋸片制造中Z難掌握和控制的。
如隨著鋸片直徑的增大,鋸切力增加,需要較高品級的金剛石,結合劑的耐磨性也要相應提高。
技術支持: